來自廣東省揭陽市農村的吳欽德,初中畢業就進入工廠工作。近年來他不斷利用業余時間進修網絡課程,提升職業能力,不僅拿到了大學文憑,還滿足了城市落戶條件。他感慨地說,“學習改變了我的命運!
今后,越來越多的農民工都有機會像吳欽德一樣,通過知識改變命運。近日,教育部、中華全國總工會聯合出臺“農民工學歷與能力提升行動計劃”,提出2016年-2020年,每年在全國范圍資助30萬名農民工接受繼續教育。
專家表示,在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背景下,這一行動計劃不僅幫助農民工提升收入水平,更好融入城市,改變個人命運,也培養出一批“大國工匠”,成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助推劑。強化農民工培養
在浙江師范大學農村研究中心教授王景新看來,企業從盈利最大化和效率最大化的角度考慮,很難有動力送農民工去培訓。政府在農民工再教育問題上應該起到政策引領作用!凹訌娹r民工繼續教育,讓農民工擁有一技之長,對于幫助農民工在城市穩定就業,提高幸福指數和獲得感,支撐經濟社會轉型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具有重大意義!苯逃柯殬I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葛道凱表示。
長期以來,由于我國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、教育不均衡等客觀因素,我國農民工的綜合素質、學歷層次和技術技能水平都處于明顯弱勢。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,2015年全國城鎮就業人員共4.04億人,其中農民工總量為2.77億人,比上年增長1.3%。其中,接受過技能培訓的農民工僅占34.8%。
此次推出的“農民工學歷與能力提升行動計劃”提出,2020年之前,要在全國范圍內資助150萬名農民工進行學歷繼續教育,使他們能得到相應的技術技能培訓,通過學習免費開放課程提升自身素質與從業能力!皩W歷+能力”促進農民工“雙提升”
葛道凱介紹說,此次行動計劃的主要目標是,建立學歷與非學歷教育并重,產教融合、校企合作、工學結合的農民工繼續教育新模式,提升農民工學歷層次和技術技能水平,幫助農民工實現體面勞動和幸福生活,有效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結構轉型升級。
行動計劃包括五項重點任務:提升農民工學歷層次,提高專業技能;提升農民工崗位勝任能力,促進產業轉型;提升農民工創新創業能力,助力萬眾創新;提升農民工綜合文化素質,融入城市生活,包括職業生涯規劃、基本權益保護、心理健康、城市生活常識等內容;開放優質網絡資源,助推終身學習。